索 引 号: | 012950222/2024-28855 | 信息分类: | / 政策解读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4-04-22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农村流通贯通城乡、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的38%,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流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农村内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农村流通更好发挥上联生产、下联市场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和消费的适配性,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作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四项重要内容之一,突出把县域作为工作切入点,通过推进信息化、集约化、规范化,统筹软硬件建设,补齐农村流通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形成了田头市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和农产品电商等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日用消费品上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电商平台为补充的农村商业体系。2023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6.4万亿元,同比增长8.0%,是一个消费人口近5亿、体量超6万亿元的庞大市场。
二、流通主体日趋多元,逐步形成由分散小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构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由农产品经纪人、批发市场、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农村电商等构成的农产品流通主体。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9万家,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223.4万个,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397万个,农村网商(店)达1730.3万家。
三、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创新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销一体化、以零售超市为主导的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以B2C模式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等新型流通模式不断涌现。阿里巴巴、京东、盒马鲜生、美团等大型电商纷纷布局生鲜“O2O”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流通”的信息化、数字化优势和连锁经营的品牌优势,打造扁平化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2023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870.9亿元,同比增长12.5%。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以37个国家级和66个区域级的流通节点城市为物流枢纽的流通网络基本形成,2023年,全国累计建成1267个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28.9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9万个村邮站,95%的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不断改善,2021年全国冷库容量达7858万吨,冷藏车保有量34.1万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加速农村流通向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提高了我国农村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农村商品流通损耗率。
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畅通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既关系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幸福”,也关系农民“口袋里的票子”。
一、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要把县域作为工作切入点,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乡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充分利用农村邮政快递、商贸、客运资源,深化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商快合作和客货邮融合发展,有条件的地区构建乡村末端物流线路共享系统,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促进村邮站、电商服务站点、农村便利店等网点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
二、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目前我国70%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分销,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和主渠道,推动和支持批发市场设施升级,重点扶持电子结算系统、交易与冷藏设施、质量检验检测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一批集集货、预冷、分级、包装、仓储和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地综合性集配中心,共建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打造交易规模大、管理规范、辐射面广、公益性强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
三、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着力完善农村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配送网络。鼓励鲜活农产品大县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整县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支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促进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
四、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利用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场地和设备等资源,打造一批县域电商直播基地、“村播学院”。深化“数商兴农”,逐步“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数据成为新农资、让直播成为新农活”。深入挖掘农村“土特产”资源,培育一批“小而美”的农村电商特色品牌,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
五、加强农村流通领域市场监管。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护农”行动,强化平台企业商品质量责任,持续整治农村假冒伪劣商品,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来源:新华网)